海龍離岸風電水下基礎鋼管椿完工 台船100%國產製造

台船承接的海龍離岸風電計畫、共計63支水下鋼管樁的製造,已提前於19日完成所有檢驗。台船強調,在與國內供應鏈密切合作下,打造出完全由國產自製的水下基礎鋼管椿。(台船提供)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傳真  113年6月27日

台船承接的海龍離岸風電計畫、共計63支水下鋼管樁的製造,已提前於19日完成所有檢驗。台船強調,在與國內供應鏈密切合作下,打造出完全由國產自製的水下基礎鋼管椿。(台船提供)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傳真 113年6月27日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7日電)台船今天宣布,承接的海龍離岸風電計畫共計63支水下鋼管樁製造,在與國內供應鏈密切合作下,台船打造出完全由國產自製的水下基礎鋼管椿,並提前於19日完成所有檢驗,移交海龍離岸風電公司。

台船今天發布新聞稿宣布,為積極參與經濟部離岸風電政策的推展,承接海龍離岸風電計畫,共計63支水下鋼管樁的製造;海龍離岸風電專案是目前全亞洲規模最大的離岸風電專案,裝置容量大於1GW,融資規模達新台幣1170億元,是目前國內受矚目的風場建置案。

台船表示,除了參與海龍離岸風電專案水下基樁製造,旗下子公司台船環海風電工程公司也承接該案的海上運輸及安裝工程,並使用全國第一艘自建海上施工船,由台船公司建造的環海翡翠輪,至台船公司載運鋼管樁至離岸風場安裝。

台船強調,於本次製造過程中銲接良率逾99%,可見本土廠商在品質上已可滿足國際標準,繳出優於標準的成績單。台船專案管理能力也通過離岸風電產業的考驗,證實除了在造船領域駕輕就熟外,也有能力接受不同產業的挑戰。

台船表示,除了運用自身船舶建造能力,為台灣打造第一艘海事工作船外,也藉由其銲接技術及製造能力製作水下基礎鋼管樁,在2025年節能減碳及能源轉型的國家願景下,台船與子公司廣泛布局於製造、防蝕、運輸、施工及維護,成為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角色之一。(編輯:張良知)1130627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