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碳匯有望新增 竹林、森林經營方法學審查中

圖取自shutterstock圖庫

圖取自shutterstock圖庫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6日電)環境部已公布143項自願減量專案方法學,然而外界所關心的「自然碳匯」仍僅有1項。根據資料,環境部日前已安排竹林、森林經營方法學審查,未來有望為自然碳匯增添助力。

根據環境部「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現已公布143項(國外110項、國內33項)可供企業直接採用、申請減量額度專案的官方版自願減量方法;透過自願減量方法所取得的減量額度,也被稱為「碳權」,未來可在碳權交易所交易。

在自願減量方法中,外界所關注的「自然碳匯」,目前方法學中仍僅有「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1項。

根據環境部氣候變遷署資料,近期自然碳匯部分已預告6項新增方法學,包含森林經營、竹林經營、紅樹林和海草復育、改進農業土地管理、低生長林增匯等。

其中環境部日前已進行竹林經營及森林經營2項方法學初審,但2案皆需補充修正後再審;在初審後仍需進行審議會(大會)決議,才算完備程序。

以竹林經營為例,根據會議紀錄,委員要求加強說明竹林經營活動類別,補充說明各類活動「碳匯」量比例。

另外有委員提醒,竹林成長快速,5年即到達成熟期,故竹林經營必須經常擇伐,方能維持碳匯效果;但竹林砍伐及竹桿運輸過程會產生二氧化碳(CO2)排放,甚至砍伐後的竹桿如不加以利用而棄置在林地內,也會被分解而釋出CO2。(編輯:張雅淨)1130526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