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察離岸風場 陳建仁:護國綠能做護國神山後盾

行政院長陳建仁(圖)7日前往視察苗栗離岸風場時表示,淨零減碳已是世界潮流,歐盟2026年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將對進口的高碳排產品課稅,許多科技公司要及早針對再生能源做準備,「護國神山要有很好的護國綠能,才能做得越來越好」。中央社記者管瑞平攝  113年5月7日

行政院長陳建仁(圖)7日前往視察苗栗離岸風場時表示,淨零減碳已是世界潮流,歐盟2026年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將對進口的高碳排產品課稅,許多科技公司要及早針對再生能源做準備,「護國神山要有很好的護國綠能,才能做得越來越好」。中央社記者管瑞平攝 113年5月7日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7日電)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視察離岸風場表示,台灣離岸風電設置容量達2.38GW,居亞洲民主國家第一,在淨零碳排世界潮流下,護國神山要有護國綠能做後盾,才能越來越好。

陳建仁上午由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等人陪同視察苗栗縣離岸風場,一行人先於竹南龍鳳漁港海堤觀景平台聽取國內推動離岸風電成果簡報,隨後也穿上救生衣搭乘海巡艇,前往近海約3公里處,近距離瞭解海洋風電海上風機運作。

「海洋風電」為台灣首座離岸風電示範風場,2019年底啟用。經濟部能源署長游振偉簡報指出,政府推動離岸風電3個歷程為示範計畫、潛力場址及區塊開發。示範風場的完成,確立台灣有條件、技術與制度繼續推動潛力場址,截至今年4月底,全台已建置297座風力機,總裝置容量2.38GW,為亞洲民主國家第一、世界第七;未來區塊開發目標是10年15GW,要從2025年的5.6GW增加到2035年的20.6GW。

能源政策也帶動國內產業發展,游振偉指出,相關海事工程、水下基礎設施都已有自主施工能量,另有5所培訓中心,提供產業人才培訓需求,將結合過去累積經驗,持續與國際一起鏈結本土廠商,達到台灣能源轉型、淨零轉型目標。

陳建仁表示,早在2006年自己擔任國科會主委、總統蔡英文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即計劃推動台灣綠能發展,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都是規劃重點,2016年蔡總統執政上任後積極進行。

他說「天助自助者」若2016年沒有開始,2019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來襲、到俄烏戰爭,真的會沒有機會;透過前瞻思維、超前部署,使台灣風力發電順利發展,才能在今天站上亞洲民主國家第一。

陳建仁指出,海洋風場可提供12.8萬戶、相當於苗栗縣6成以上家庭用電。另外不遠處的「海能風場」可供應達38萬戶用電,萬事起頭難,當示範計畫、潛力場址開發相繼成功,大家就有信心,往未來10年區塊開發要達到15GW的目標邁進。

陳建仁強調,淨零減碳已是世界潮流,歐盟2026年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將對進口的高碳排產品課稅,許多科技公司要及早針對再生能源做準備,「護國神山要有很好的護國綠能,才能做得越來越好」。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也說,現今國際供應鏈中,許多台灣半導體廠商、電子產業被要求在2030年要達成RE30,意即總用電量有30%來自再生能源,光是以半導體為核心的科技產業所需再生能源,每增加10%就要1個1GW的風場,若是太陽光電可能要3個1GW的光電場才足夠供應,離岸風電的發展,對台灣接下來科技產業會有巨大貢獻與影響。

回頭看台灣離岸風電發展,曾文生有感而發指出,若當時沒啟動,等到現在或是2021年宣示「台灣2050淨零排放」才開始做,絕對來不及,這是歷史的因緣際會,儘管當初推動過程飽受社會輿論批評,但執政團隊是真正有遠見,堅定步伐做出正確的工作,成功克服挑戰,「就像矗立海上的風機一樣,風雨過去,和風來了就開始運轉發電」。(編輯:李錫璋)1130507

行政院長陳建仁(中)7日在發言人林子倫(左5)、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右5)等人陪同下,前往苗栗竹南視察台灣首座離岸風電示範風場「海洋風電」。中央社記者管瑞平攝  113年5月7日
行政院長陳建仁(中)7日在發言人林子倫(左5)、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右5)等人陪同下,前往苗栗竹南視察台灣首座離岸風電示範風場「海洋風電」。中央社記者管瑞平攝 113年5月7日
台灣首座離岸風電示範風場「海洋風電」位於苗栗竹南近海2至6公里處,行政院長陳建仁7日搭乘海巡艇前往視察,瞭解海洋風電海上風機運作。中央社記者管瑞平攝  113年5月7日
台灣首座離岸風電示範風場「海洋風電」位於苗栗竹南近海2至6公里處,行政院長陳建仁7日搭乘海巡艇前往視察,瞭解海洋風電海上風機運作。中央社記者管瑞平攝 113年5月7日
為近距離了解離岸風電海上風機運作情形,行政院長陳建仁(圖)7日穿上救生衣、搭乘海巡船艇,前往苗栗竹南近海約3公里處的海洋風場視察。中央社記者管瑞平攝  113年5月7日
為近距離了解離岸風電海上風機運作情形,行政院長陳建仁(圖)7日穿上救生衣、搭乘海巡船艇,前往苗栗竹南近海約3公里處的海洋風場視察。中央社記者管瑞平攝 113年5月7日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