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攻企業淨零 王美花:碳交所兼具交易公平認證專業

台灣碳權交易所8月7日在高雄正式揭牌,總統蔡英文(前右5)、行政院長陳建仁(前右6)、秘書長李孟諺(左5)、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左4)、高雄市長陳其邁(前右4)與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前右3)等人出席見證。(中央社檔案照片)

台灣碳權交易所8月7日在高雄正式揭牌,總統蔡英文(前右5)、行政院長陳建仁(前右6)、秘書長李孟諺(左5)、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左4)、高雄市長陳其邁(前右4)與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前右3)等人出席見證。(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9日電)針對國際碳定價趨勢,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台灣產業界面臨轉型壓力,除了自身減碳,購買碳權抵換也是策略之一,今年掛牌上路的碳權交易所兼具交易公平和認證專業性,未來可在淨零轉型過程助企業一臂之力。

王美花今天出席「碳市場啟航 永續未來新篇章」高峰會致詞表示,全球面臨的減碳挑戰為進行式,企業排出多少碳就須付出相應的成本,目前國際碳定價收入已達千億美元規模。

談及國際碳定價趨勢,王美花指出,歐盟每噸碳介於80至100歐元,台灣正在研議的碳費費率則有每噸碳新台幣100元、300元甚至500元等,國際間碳定價有所差異,主要是因爲台灣和歐盟採取不同制度。

王美花說明,歐盟碳交易市場採取總量管制,也就是有免費配額,企業碳排放量在總量之上才須繳碳費,或是透過購買碳權抵換碳排量;台灣的碳費制度則是從「樓地板」開始,依照企業的碳排放量徵收碳費,與歐盟不同。

王美花表示,台灣產業以出口導向為主,國際減碳壓力勢不可擋,不僅半導體和紡織業等製造業在供應給國際大廠時,面臨減碳壓力,住宿業等服務業者也反應,須回報旅客住宿產生的碳排量。

她說,企業除了自行減碳,也可透過購買國內外的碳權抵減碳排量。觀察國際碳交易市場,新加坡規劃企業2024年起,可採取國際碳權抵換5%碳排放量。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今年10月也啟動「J credit」碳信用交易,初期以國內碳交易為主,後續才會開放國外碳權。

王美花強調,面對淨零轉型,企業首先須自行減碳,接著再以購買碳權方式抵換,減碳是企業不得不做的事情,「和做生意一樣重要」,而且攸關企業能否接到訂單;經濟部也透過預算編列補助企業更換器材,及專家團輔導碳盤查,並鼓勵大廠攜手中小企業共同減碳。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年8月成立,王美花表示,媒體近日報導指出,碳抵換市場去年首度出現10年來首度下滑,主因為觀念不正確及認證不實;台灣碳交所兼具交易公平和認證專業性,未來可助企業在減碳轉型過程中一臂之力。

身兼證交所和碳交所董事長的林修銘致詞表示,2023年是台灣邁向淨零的里程碑,今年初立法院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劃在2025年徵收碳費,2023年至2030年淨零商機預估帶動民間投資4兆元以上,創造5.9兆元產值,並提供超過55萬個相關就業機會。

林修銘表示,證交所規劃於11月底啟動預收碳權、款項等開戶作業,以銀行信託機制保護買方權益;除提供碳諮詢、知識分享和推廣等服務,人才培育也是碳交所的重要任務,以因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等國際淨零挑戰。(編輯:楊蘭軒)1121129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