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8日電)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開徵對等關稅,國發會表示,台灣除ICT產業外,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也將受衝擊,業者須提高競爭力,打造淨零競爭力為台灣突破國際困境的重要途徑。經濟部表示,未來企業能輸出淨零解決方案,讓台灣成為全球的重要夥伴。
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今天出席「2025 ITRI NET ZERO DAY 打造能源效率新勢力論壇暨特展」。
何晉滄致詞表示,提高能源效率是減碳的最好手法,若全球都可以提升能源效率,2035年全球碳排減量可以達1/4;其中能源效率提升來自科技創新,只有科技創新,才能為人類社會解決問題。
能源轉型議題,何晉滄指出,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為重中之重,COP28倡議全球的能源使用效率改善4%目標前進,台灣表現比其他國家優秀,過去5年來,台灣能源改善效率達5.4%以上,透過學校、醫院和國營事業等ESCO等節能方案,與節能產業合作共同提升用電效能,對國家減碳目標達成非常重要。
何晉滄表示,淨零轉型技術應用在運輸、建築和商業服務業等面向,希望台灣產業邁向淨零轉型和智慧化,未來解決方案也能對外輸出,讓台灣成為全球面對淨零議題時最重要的夥伴。
高仙桂致詞表示,隨著氣候變遷的威脅加劇,世界各國和台灣都看到綠色成長的機會,淨零碳排對國家和產業都是轉型升級的契機。
高仙桂表示,行政團隊提出「台灣總體減碳行動計畫」,包括20個旗艦計畫,並透過6大制度創新達成目標。在科技賦能方面,政府透過建置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以及在2030年以前政府將投入新台幣1兆元預算於所有旗艦計畫,其中淨零科技的預算逐年擴增。
總統賴清德提出第二次能源轉型,高仙桂表示,除持續發展傳統的風光電,也積極推動前瞻能源包括地熱和氫能等,並推動深度節能。
高仙桂表示,製造部門占碳排5成,可透過能源轉換、製程減碳和循環經濟等3策略達成減碳,其中循環經濟可落實到食衣住行等方面。台灣有半導體和AI等技術優勢,透過科技賦能不僅是台灣達成淨零碳排目標的解方,也能因應川普關稅政策。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襲來,高仙桂指出,台灣除了ICT產業受影響,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也將受衝擊,業者提高產業競爭力為解方之一,除透過數位轉型,打造淨零競爭力也是台灣突破國際困境的重要途徑。(編輯:潘羿菁)11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