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籲合理調整電價 有助2050淨零

圖為台電興達電廠。(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台電興達電廠。(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7日電)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等多個環保團體今天發表聯合聲明,強調電價合理調整有其必要,以發揮引導節約用電效果,進而有助台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

聲明指出,電價審議委員會預計將於明天召開,針對電價調整恐對民生造成的影響,則可藉由「高用電級距者加大調幅」「額外稅收投入深度節能」以及「預算撥補填補緩漲政策之累積虧損」等3大配套措施,以達到「電價增加,電費支出負擔不增加」的政策目標。

聲明指出,台灣所得最低的20%群體,電費占家庭所得收入的比率約在2%以上,而年所得前20%,電費占家庭所得收入的比率較低,約0.75%,年所得前20%者,月用電量多為700度以上。透過在「高用電級距者加大調幅」可縮減不同所得間的電費負擔差異,落實共同有差別的責任。

「額外稅收投入深度節能」部分,去年行政院推動深度節能計畫,預估以4年投入新台幣353億元,促進節電206億度。若可藉由額外稅收,在加倍挹注於深度節能計畫,提升家電汰換補助、擴大能源服務業者量能、增添節能投資抵減誘因等,則更可全面性協助各類用戶,因應電價調整壓力。

預算撥補方面,聲明指出,台電在2022年與2023年時,因為俄烏戰爭導致化石燃料高漲,致使其該兩年虧損分別達到2272億元以及1977億元,因此需要此次電價調整,方可維持其財務能力。

聲明表示,台電2025年規劃626億元左右的淨零預算,主要用於再生能源案場開發、儲能系統應用、再生能源加強電力網工程、智慧電表及智慧變電所布建等,因此若無法藉由撥補,降低其負債,將影響其淨零相關投資。

聲明中並提到,外界指核電延役有助於降低電價,是依據現行核三發電成本每度1.4元為基礎。但事實上,若將延役時的安全強化措施成本以及核廢處理成本納入考量,核電成本都將倍增;以與核三相同機型的美國加州魔鬼谷核電廠延役案為例,其延役後單位購電成本需達到近4元。(編輯:管中維)1140327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