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批准草案加速CCS基建 盼兼顧淨零與高碳產業

根據德國新通過的草案,現有的天然氣管線可進行改造或轉換,用於傳輸二氧化碳而非天然氣,以減少新建管道的需求。(圖取自pixabay圖庫)

根據德國新通過的草案,現有的天然氣管線可進行改造或轉換,用於傳輸二氧化碳而非天然氣,以減少新建管道的需求。(圖取自pixabay圖庫)

(中央社柏林8日綜合外電報導)德國內閣批准相關改革草案,以加速碳捕捉與封存(CCS)基礎設施開發。德國的目標是2045年底前實現碳中和的同時,依然能保有一些難以去碳化的產業。

路透社報導,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指的是將工業製程產生的二氧化碳直接從排放源捕獲或從大氣中移除,將之儲存於地下。

包括水泥與石灰產品、燃氣發電廠等難以去碳化的產業,將被允許把二氧化碳儲存在外海的海床下方,若個別的邦同意,也可在一些內陸儲存。

德國政府6日批准的草案,把二氧化碳儲存設施、相關管線建設與營運列為「重大公共利益」事項,並將規劃與審批程序簡化。

前屆3黨聯合內閣曾推動CCS技術的措施,但直到去年11月垮台時都沒能通過。這回批准的草案比之前版本更具雄心。

根據新通過的草案,現有的天然氣管線可進行改造或轉換,用於傳輸二氧化碳而非天然氣,以減少新建管道的需求。

有關單位還可依法在給予補償下徵收私人土地,以舖建二氧化碳輸送管路。

從地質條件來看,德國在他們管轄的北海海域下方,擁有約15億至83億噸的碳儲存容納量,每年最多可封存約2000萬噸。(譯者:陳亦偉/核稿:徐睿承)1140809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