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華盛頓16日綜合外電報導)儘管川普政府有意撤回電動車(EV)普及目標、獎勵補助措施及全美充電站的資金投入,電動車在全球的銷售熱潮仍勢不可擋。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報導,國際能源總署(IEA)一份最新的分析顯示,到2025年底,全球新車銷售中將有1/4為電動車。國際能源總署表示,屆時電動車銷量將突破2000萬輛,較2024年約1700萬輛成長顯著。
若看電動車普及率,中國持續執世界牛耳。去年在中國賣出的新車有近半是電動車,如今他們能自豪地說路上10輛車裡就有一輛是電動車。
美國方面,儘管電動車銷售也成長近10%,但國際能源總署指受限於「當前政策方向」,當地電動車普及速度料將放緩。國際能源總署已大幅調降美國的電動車銷售預估,較去年的預測減半,並預估到2030年底前,美國電動車在新車銷售中的市占只能增至20%。
美國的狀況與全球可謂大相逕庭。國際能源總署預測到2030年底前,全球新車銷售中將有逾40%為電動車,在中國市占率預計將達80%,歐洲則接近60%。國際能源總署並指出,亞洲與拉丁美洲正快速成為電動車銷售與普及的新興成長中心,全球40%的電動車新車銷售量會在這兩地。
至於充電站這部分,國際能源總署說情況有好有壞。儘管過去兩年間,公共充電站數量在全球已翻倍,在英、美亦是如此,但國際能源總署指公共充電設施的擴建仍追不上電動車日益普及的速度。
國際能源總署表示,從燃油汽車、卡車轉向電動車,意味全球對石油的需求將減少,到2030年底時,電池驅動的電動車預計每天可取代逾500萬桶石油消耗。國際能源總署也警告,較低的汽油價格可能會影響電動車銷售,關稅上升也可能推高車價,進而抑制需求。(譯者:陳亦偉)11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