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布局碳捕捉 與英商合作改良關鍵技術

鴻海集團環保長洪榮聰表示,鴻海近日開始切入碳捕捉領域,與英商合作改良關鍵技術。(中央社檔案照片)

鴻海集團環保長洪榮聰表示,鴻海近日開始切入碳捕捉領域,與英商合作改良關鍵技術。(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7日電)鴻海集團環保長洪榮聰表示,鴻海近日開始切入碳捕捉領域,他透露,鴻海正與英國廠商Pace等公司合作,開發化學注入單元方法,改良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解決腐蝕性問題。

鴻海今天下午透過新聞稿指出,洪榮聰3月底受邀出席中國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China 2025,於綠色廠務國際創新論壇上發表演說。

洪榮聰指出,全球技術領先的半導體廠已經開始研究碳捕捉,相關項目需要跨產業合作,半導體產業多年來累積的綠色廠務經驗及技術,容易跨入這個領域。

他舉例,如半導體業的耐腐蝕材料、特殊氣體反應、真空及高壓容器技術、管路設計經驗等,都是碳捕捉的重要關鍵環節。

洪榮聰表示,鴻海集團結合半導體設備製造及精密加工等技術,服務全球半導體設備客戶多年,最近開始切入碳捕捉領域。

他引述數據評估,目前全球對碳捕捉的需求每年為80億噸二氧化碳,到2050年是許多國家的淨零排放目標年,全球需投入15兆美元布局碳捕捉。

洪榮聰表示,市場公認碳捕集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是解決氣候變遷的關鍵技術,在二氧化碳排放進入大氣之前,進行捕集並安全儲存於地下。

不過,洪榮聰指出,腐蝕問題一直是CCS廣泛應用的主要障礙。鴻海正與全球碳捕集與封存CCS設計的英國廠商Pace等公司合作,開發化學注入單元,目的解決CCS最迫切的挑戰,從捕捉的二氧化碳流中去除關鍵雜質,防止CCS網絡內部發生腐蝕,確保在CCS的第一哩路去除障礙物。

他認為,化學注入單元方法可改變CCS技術,消除腐蝕性雜質、降低成本並加速全球部署碳捕捉減排技術。(編輯:張良知)1140407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