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用電大戶減碳高難度 啟動碳盤查檢視耗能

醫療院所需要24小時運轉而成為用電大戶,為邁向低碳醫院,全台26家衛生福利部醫院最快3月底完成碳盤查。(中央社檔案照片)

醫療院所需要24小時運轉而成為用電大戶,為邁向低碳醫院,全台26家衛生福利部醫院最快3月底完成碳盤查。(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30日電)醫療院所需要24小時運轉而成為用電大戶,為邁向低碳醫院,全台26家衛生福利部醫院最快3月底完成碳盤查,未來將通過節能措施、資源補助等方式介入,逐步落實減碳目標。

根據國際健康無害組織(Health Care Without Harm, HCWH)碳足跡報告,全球碳排放有4.4%來自醫療產業;台灣尚待調查,但醫院病房、維生系統及電梯、空調等設備全天候運轉,都要用電,伴隨來的是減碳的挑戰。

環境部今年3月初公告擴大碳盤查規範,明年起用電、用油等較高的服務業、運輸業、醫學中心、大專校院等約500家事業單位,每年須進行碳盤查並登錄;現階段不用查驗,也不用繳碳費。

不過,早在去年12月,衛生福利部就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簽署「永續發展倡議書」,最快在今年3月底完成26家部立醫院碳盤查。

衛福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副執行長林名男比喻,碳盤查就像診斷,先找出問題所在才能介入治療,多數部立醫院完成碳盤查,碳排最主要來源就是用電,醫院愈大,用電碳排越高,近期會完成相關報告。

除了部立醫院響應2050台灣淨零排放政策啟動碳盤查,醫學中心也動起來,以新光醫院為例,已自主完成2023年度溫室氣體盤查報告,2023年溫室氣體盤查量是1萬8595.581公噸,其中外購電力占碳排量51.79%。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指出,如何減少對台電依賴是減碳關鍵,畢竟向台電外購電力,碳排係數會算在醫院頭上,為此院方斥資約新台幣5000萬元購置瓦斯發電機「熱電共生」系統。

洪子仁解釋,向台電外購電力的碳排係數約0.495,若透過瓦斯發電機去發電,碳排係數則只有0.462,而且發電機產生的熱能,可做為空調主機製冷來源,這部分同樣可達到節能減碳效果。

雖然前期要投入5000多萬元經費,洪子仁表示,初步估算系統建置完成後,每年約可省下800萬元電費,預計5年左右時間就可以回收成本,且可望讓整體碳排量降低至少3.6%。

洪子仁說,再加上醫院導入各項節能減碳措施,同時將綠色採購延伸到上下游產業,共同推動低碳轉型,形成創新發展和環境永續。

至於部立醫院未來如何進行減碳,林名男表示,現階段困難點還是在更新設備部分,已針對用電量較高的醫院進行診斷,將持續和環境部討論包括汰換耗能設備等資源補助。

另外衛福部也會從各方面著手,林名男舉例,像是教育訓練、推動綠生活計畫、鼓勵吃蔬食等,由下而上讓員工了解永續不只是省電,「省電只是比較容易可以看到效果」,還是要從生活著手。(編輯:陳清芳)1140330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