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上路車輛碳排10年來幾無減少 報告示警恐難達2030年減碳目標

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中央社盧森堡市24日綜合外電報導)總部設於盧森堡(Luxembourg)的歐洲審計院今天表示,歐洲上路的大部分汽車碳排量與10年前水準相同,示警歐盟可能無法達成自身所訂的2030年減碳目標。

盧森堡最大英文電子報「盧森堡時報」(Luxembourg Times)指出,歐洲審計院(European Court of Auditors,ECA)在報告中提到,每輛柴油車的碳排放量維持不變,汽油車的碳排也僅減少不到5%。

歐洲審計院說,稽核員看的是道路上車輛的二氧化碳排放,而非實驗室條件下測出的數字。

歐洲審計院還說,由於歐洲改採電動車的速度緩慢,導致二氧化碳排放未能大幅減少。

歐盟已承諾,在2030年底將溫室氣體淨排放相較1990年水準削減至少55%。

歐洲審計院的報告總結指出,歐盟一項法規為2010年以後新登記的車輛規範平均碳排目標,但在過去12年裡,占新登記車輛3/4的汽、柴油車碳排幾乎沒變。

雖然自2018年來電動車銷售激增,從每百輛新車裡僅一輛,到2022年增長至每7輛中就有1輛是電動車,歐洲審計院仍總結,要使電動車普及率達到能大幅減少碳排的程度,將會是艱辛之路。

儘管各種相關排放數據都有經過歐盟執委會的核實,但歐洲審計院的報告仍發現,汽車製造商發布的新車數據準確性「不足」。

報告提到:「在2009年至2019年間,新車的實際排放量平均值未見下跌,這是因汽車製造商把重點放實驗室條件下的減排,而非實際道路上。」

歐洲審計院的報告直言,雖然觀察到自2020年來新車排放有較明顯改善,但除非加大改採電動車力道,並增設充電站點,歐盟將難以實現其2030年減碳目標。(譯者:王嘉語/核稿:陳亦偉)1130125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