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3日專電)巴西在2025年迎來環境保育的多項正面進展。根據政府與研究機構最新數據,亞馬遜地區的森林砍伐率創下11年新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出現16年來最大降幅。然而,火災成為新的破壞主角,氣候目標仍面臨挑戰。
巴西新聞網站g1近期引述國家太空署(Inpe)公布的年度監測報告指出,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間,亞馬遜地區的森林砍伐面積為5796平方公里,較前一年減少11%。這是自2014年以來最低紀錄,延續了近4年的下降趨勢。
根據巴西政府,砍伐減少歸功於加強監管、凍結非法信貸、地方參與、衛星監控技術升級,以及「亞馬遜基金」(Amazon Fund)的重啟。參與聯邦計畫的城市平均砍伐率下降65.5%,並獲得巴西幣8億元(約新台幣46.12億元)投資。
儘管砍伐減少,火災卻迅速成為森林破壞的主要手段。報導指出,非法業者傾向先進行選擇性伐木,再利用乾燥條件放火清理,這種方式更隱密、成本低,衛星難以即時偵測。
氣候變遷與聖嬰現象導致極端乾旱,使森林更易燃。2024年首次出現火災燒毀森林面積超過牧場的情況,顯示破壞模式已轉向「火燒為主」。
巴西新聞網站g1另一篇報導根據非政府組織「氣候觀察站」(Observatório do Clima)發布的報告指出,2024年巴西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16.7%,達21.4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為2009年以來最低。主要減排來自土地使用變更(如砍伐)下降32.5%。
然而,農業、能源、工業與廢棄物部門排放持平或略升。畜牧業仍佔全國排放量51%,能源部門略升0.8%,廢棄物部門創歷史新高。
據報導,巴西承諾在2025年底前將淨排放量降至13.2億噸,但預估今年將達14.4億噸,仍高出目標約9%。專家警告,若其他部門不加速減排,巴西恐難達成2030年零砍伐與氣候承諾。
2024年巴西出口原油達8500萬噸,創新高。雖未計入國內排放統計,但其燃燒後排放對全球氣候影響重大。
報導指出,巴西在森林保育與減排方面取得初步成果,但火災與非土地部門排放仍構成挑戰。政府與民間需持續合作,強化監管、推動綠色技術,才能真正邁向永續未來。(編輯:張芷瑄)114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