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斐勒基金會攜手Verra 燃煤電廠變身綠能提款機

(中央社新加坡1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表示,已為一項協助開發中國家逐步汰除燃煤發電的最新碳金融方案訂妥規則,計劃在2030年底前簽署60個專項,讓燃煤電廠轉型再生能源並產出碳權。

碳金融(Carbon Finance)是指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的各種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包括碳排權及衍生的交易和投資,以及低碳項目開發的投、融資等。

路透社報導,國際能源總署(IEA)表示為實現全球氣候目標,從現在到2040年需除役約2000座燃煤電廠,但目前已承諾除役的電廠數僅占15%。

洛克斐勒基金會(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的「煤轉潔能碳權倡議」(CCCI)是目前籌備中的幾個類似倡議之一,目的是透過碳金融協助燃煤電廠提前除役,並以再生能源取代。

負責執行「煤轉潔能碳權倡議」的柯廷(Joseph Curtin)說:「到2030年底前推出60個相關項目,是我們的整體目標。」意即要敲定60間燃煤電廠轉型。

國際碳權認證與核發機構Verra於6日在新加坡發布「煤轉潔能碳權倡議」(CCCI)將採用的方法學,用以認定哪些項目符合融資資格,以及如何計算燃煤電廠提前除役所帶來的減排效益,以產出碳權。

柯廷表示,他的團隊在各開發中國家已確認出約1000座符合CCCI碳權方法學資格的燃煤電廠。

他並援引洛克斐勒基金會所委託的研究表示,預計推動的60個專項,到2030年底前可望吸引達1100億美元來自公部門與民間的投資。

第一個使用CCCI碳權方法學的專項將是菲律賓的南呂宋火力發電廠(SLTEC),整個專項的融資預計明年辦理完成。(譯者:陳亦偉)1140510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