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業巨擘撤部分投資 荷蘭政府出手護碳捕存建設案

(中央社阿姆斯特丹28日綜合外電報導)在歐洲石油業巨擘道達爾和殼牌局部撤出他們在荷蘭的投資案後,荷蘭政府近日宣布接手,將投入6億3900萬歐元(約新台幣236億元)建設全國最大碳捕集與封存(CCS)計畫。

路透社報導,法國的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和英國的殼牌(Shell)退出在荷蘭CCS管線基礎建設的投資,這些管線連接各工廠與北海下已耗竭氣田作為的封存地。

這兩家公司做出這樣的決定,正值許多歐洲大型能源公司面臨美國對手專注發展石油與天然氣,而為了重拾自身競爭力,紛紛降低氣候和再生能源目標。

荷蘭政府為了維持這項名為Aramis的建設計畫及自身氣候目標進度,決定介入投資,以降低剩餘2個荷蘭投資方面臨的風險,分別是國營天然氣公司EBN和天然氣配送管線營運商Gasunie。

荷蘭氣候部長赫爾曼斯(Sophie Hermans)25日表示:「這大幅降低了這項計畫的風險。」

Aramis相關投資預計在2026年做出最終決定。這項設施每年封存能力達2200萬噸,預定2030年底前開始運作。

這將有助荷蘭政府實現自身二氧化碳減排目標,也就是到了2030年排放量較1990年水準減少55%。

荷蘭去年的碳排量已較1990年水準減少37%,但荷蘭政府主要氣候顧問曾示警,若只靠現有政策恐怕無法實現2030年的目標。

另據Gasunie的說法,殼牌和道達爾仍將參與開發封存場址及向工業客戶提供封存與運輸服務。(譯者:王嘉語/核稿:張正芊)1140428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