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啓明:關注歐盟CBAM 台灣最快年底前進行法案程序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自己已受邀至歐盟CBAM的網絡中,關注發展。(中央社檔案照片)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自己已受邀至歐盟CBAM的網絡中,關注發展。(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7日電)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表示,自己已受邀至歐盟CBAM的網絡中,關注發展;如果歐盟CBAM順利在今年7、8月發布正式文本,台灣最快年底前會有法案程序,也會邀財政部、經濟部共同研商。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政策將從2026年起對進口至歐盟的鋼鐵、鋁、水泥等商品,依製造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徵收費用。

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與經濟部水利署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彭啓明會後接受媒體聯訪。

彭啓明表示,因為CBAM接下來會有公聽的過程,歐盟也注意到台灣關注這項議題,他自己已經正式受邀至歐盟CBAM的網絡中;歐盟目前還沒有正式公布細節,因此台灣不會馬上就會有新的措施出來,但會密切關注。

另外,彭啓明提到,台灣的水泥、鋼鐵業者也不斷反映,外地傾銷的業者都沒有申報排碳量,這部分環境部也正在綜整名單,目前也正與國貿、關務系統整合,細節部分還在進行,這是保護本地廠商,是一定會做的事;今年起排碳有價,因此今年就會要求進口廠商比照歐盟的規範試行申報碳足跡。

彭啓明舉例,印尼、越南進口的水泥約占全台1/3左右,未來一定會納入列管;另外鋼鐵占比也很高,玻璃或其他業者相對較少。

彭啓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對各國關稅訂定有不同的作法,因此現在也在觀察美國關稅與CBAM如何融合,是未來的重點。

彭啓明說,由於CBAM同時也會受到世貿組織(WTO)的約束,兩者的關係要等到文本細節公開後才會比較清楚,如果歐盟CBAM順利在今年7、8月發布正式文本,台灣很快就會跟上,快得話今年年底前會有法案程序,也會請財政部、經濟部共同研商。(編輯:陳政偉)1140217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