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也擋不住 研究:中國帶動綠能成本持續下探

(中央社倫敦7日綜合外電報導)一份最新的產業研究今天指出,儘管各國對綠能進口品課徵關稅的保護主義抬頭,包含風力、太陽能和電池儲能在內的全球清潔能源技術成本,今年可望持續下降。

路透社引述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指出,中國的潔能技術製造因產能過剩去年帶動成本下降,諸如美國和部分歐洲國家為保護國內產業,對中國外銷的太陽能零組件和電動車等產品加徵關稅。

報告指平均而言,中國每1000度電的發電成本,比其他市場低11%至64%。

報告預估2025年清潔發電技術成本會進一步下降2%到11%。儘管出於保護主義的關稅壁壘恐暫時會拖累降幅,BNEF仍預期清潔發電的均化能源成本(LCOE,生產單位能源所需平均成本)到2035年底前能下降22%到49%,相當可觀。

BNEF首席能源經濟學家金墨爾(Matthias Kimmel)說:「中國以如此便宜的價格輸出綠能技術,會讓其他各國想豎起壁壘保護自家產業。」

「然而(清潔能源技術)成本下降的整體趨勢,已強勁到沒人能阻擋,即便美國總統川普亦然。」(譯者:陳亦偉)1140208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