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轉型加經濟放緩 中國漸卸下石油需求龍頭

中國比亞迪汽車。(中新社)

中國比亞迪汽車。(中新社)

(中央社新加坡3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的原油進口正往最快明年達到峰值邁進,較外界原先預估的期程提前。一直以來中國都是全球最大原油買家,現因電動車普及與經濟放緩等因素,中國交通用油需求開始下滑。

路透社報導,中國朝電動車輛轉型的速度震驚石油生產方與投資人,畢竟全球還沒有其他單一市場能取代中國原本的石油需求地位。

根據英國石油(BP)所做「世界能源統計回顧」(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的資料顯示,過去30年全球石油需求平均每天增加110萬桶,而中國就佔其中的41%,在全球石油需求增長中佔極大比例。

今年7月,中國純電動車與油電混和車銷售量首度超越內燃機引擎燃油車,從而減弱中國為煉油廠生產汽油而進口原油需求。此外,經濟持續疲軟也讓整體石油消費放緩。

國際能源總署(IEA)需求分析師希利(Ciaran Healy)指出,中國從2023年開始本應進入一段為期3年的交通運輸燃料需求高原期(需求穩定處在高點但不增長),然而到2024年需求就開始出現下降。希利的說法與中國國內的石油研究人員吻合。

希利告訴路透社,原本國際能源總署今年6月還預測,中國將在2025到2027年步入石油需求高原期,然而實際期程卻提早約2年。

雖然外界預期今年11月中國的原油進口會出現反彈回升,但2024年1到10月的進口量較去年同期減少3.4%,降幅之大相當罕見,僅次於2021年1到10月受COVID-19疫情影響時進口下滑7.2%。

中國的石油需求下滑也影響到油價。儘管有俄烏與中東戰事,今年大部分時間國際油價都坐落於每桶70到80美元區間,也讓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難以實現增產計畫,促使OPEC連續4次下修2024年的需求成長預測。(譯者:陳亦偉)1131203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