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普及運用 美歐需先投入31兆元基建

(中央社休士頓18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三菱重工一名高層今天表示,歐洲和美國將需花費超過1兆美元(約新台幣31.7兆)興建基礎設施,才能廣泛使用氫燃料。

路透社報導,三菱重工(MHI)執行副總裁卡卡拉斯(Emmanouil Kakaras)在標普全球(S&P Global)CERAWeek能源會議期間受訪表示,大舉轉向氫能將須可觀的新需求,這只能透過投資基礎建設來降低成本。歐洲各國和美國政府將不得不進行這項投資。

卡卡拉斯說:「如果算上彌補缺口的資金,很容易就會破1兆美元。」

他指出,歐洲各國已承諾投入的7500億美元,再加上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為氫能計畫提供的資金,可能足以實現從化石燃料轉型至潔淨能源。

卡卡拉斯認為到2035年,在歐洲供使用氫氣所需的新基礎設施會更普及,若與美國為補償溫室氣體排放使用的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技術結合,便能實現能源轉型。

相比之下,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執行長納瑟(Amin Nasser)在同場會議表示,與其轉向其他能源來源或科技,專注於減少石油和天然氣的碳排會更好。

納瑟說:「目前轉型策略在大多數面向的失敗顯而易見。儘管氫氣具有顯著長期潛力,成本卻相當於每桶原油價格達200至400美元之譜(目前原油價格約每桶80-90美元),石油和天然氣仍舊便宜許多。」(譯者:王嘉語/核稿:陳亦偉)1130319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