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雜誌:排放額濫發 韓碳交易悖離制度初衷

(中央社首爾27日綜合外電報導)韓國碳排大戶企業在政府淨零減排相關計畫上路的頭8年,靠販售用不到的碳排額度賺進約3.57億美元,政府核發排放許可量過高,完全破壞碳交易初衷之一的「汙染者付費」。

專家指出按碳權交易設計,國家可實施「總量管制排放交易機制」,核給受管制排放源(通常是企業)排放許可額度。業者努力減碳後若仍超標,可透過交易向有餘裕者取得額度,以滿足國家給予的排放量限制。

若行政機關在源頭的額度把關不嚴謹,既失去讓汙染者付費與提供減排誘因的初衷,還會變相淪為另一賺錢管道,讓整個機制走味。

時代雜誌(TIME)網站一篇專文指出,據首爾氣候團體Plan 1.5的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22年,韓國前十大排放源(企業)出售近2200萬噸多餘用不到的額度,賺進約3.57億美元(約新台幣113億)。

Plan 1.5分析,韓國的「總量管制排放交易機制」列管近700家企業,然而2021與2022年相加卻有達3920萬噸過剩碳排額度,約合韓國2022年總排放量的6%。

南韓國是亞洲最先啟動碳交易機制的國家之一,卻因配額核發過多、當中一堆竟還免費,而無法鼓勵排放源減排。這份分析盼向政府施壓,改進當前的「總量管制排放交易機制」;這套機制攸關韓國能否履行2030年底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2018年減少40%。

Plan 1.5的項目計畫主任權慶祿(Kwon Kyungrak,音譯)說:「韓國的碳排交易機制,沒法實現讓碳密集型企業為汙染付出代價的初衷。到2030年時核發的排放額度應比目前少30%,否則碳排交易機制將繼續淪為這些企業另一賺錢工具。」

韓國政府去年10月表示,在與利害相關當事各方協商後,將加強排放配額總量把關,增加企業減排誘因。(譯者:陳亦偉)1130227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