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碳權收入創新高 2023年進帳6200億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8日專電)德國政府賣碳權的收入再度寫下新高,去年為國庫進帳184億歐元(約新台幣6200億元),這筆錢將用於低碳經濟的改造。

德國聯邦環境署(Umweltbundesamt)旗下的排放交易管理局(DEHSt)表示,去年賣碳排放憑證共進帳184億歐元,較前一年成長4成,再度創下新高。

歐盟2005年起實施碳交易制度,先由歐盟訂出排放總量上限,再由參與的國家將排碳權利的憑證透過免費或拍賣的方式發給企業。

這套制度適用發電業、石化等能源密集產業和航空業,企業擁有足夠的碳權才可排碳,多餘的碳權也可賣給需要的買家。

近年歐盟的碳權價格持續上揚,2020年每噸才24.61歐元,去年已漲到每噸83.66歐元,因此德國政府在歐盟碳交易體系拍賣碳權帶來豐厚的收入,去年共進帳77億歐元。

此外,德國將碳交易擴大到交通和建築的碳排,2021年起實施國家碳交易機制,不論開車用油或室內暖氣用瓦斯都得繳交碳費,一般俗稱碳稅。

去年,德國每噸碳排課徵的碳稅固定為30歐元,結果為國庫帶來107億歐元的收入,較前一年大幅成長67%。

德國政府賣碳權的收入全部注入氣候與轉型基金(Climate and Transformation Fund),主要用於低碳經濟結構的改造,例如補助電動車基礎建設和再生能源、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和補貼低收入戶的能源支出。

聯邦環境署署長梅斯納(Dirk Messner)表示,碳交易制度讓排碳有價,可說是達成減碳目標的主要工具,目前這套制度已納入全國85%的碳排,對社會走向低碳經濟大有助益。(編輯:陳承功)1130109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