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工會籲政府正視低價鋼材傾銷 應課徵反傾銷稅

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中央社記者何秀玲台北22日電)中鋼工會理事長陳春生今天指出,去年大陸鋼市內捲化競爭惡化,造成近1.1億噸鋼鐵出口,低價鋼材大量湧入台灣市場,嚴重衝擊本土鋼鐵業,削弱國內鋼鐵相關產業競爭力,也使許多如高雄岡山地區的扣件業等中小企業面臨經營困難、甚至關廠倒閉。

中鋼工會今天發出新聞稿呼籲,政府應積極調查,對大陸進口鋼鐵產品課徵反傾銷稅,以協助促進國內鋼鐵產綠色轉型,進而穩定台灣經濟成長與產業升級。

中鋼工會表示,減碳已是各國政府重要議題,台灣明年也即將開始徵收碳費,對國內傳產業衝擊不言而喻,政府應思考推動國內產業優先使用綠色鋼材,並訂定相應獎勵措施,鼓勵企業開發低碳和環保製造技術,才能達成政府2050淨零碳排的政策目標。

中鋼工會也建議,政府應對進口鋼材課徵進口碳關稅,以維持貿易競爭的公平性,降低國外低價鋼材對國內市場的衝擊,以阻止紅色供應鏈狙擊台灣產業的風暴。

另外,陳春生說,未來開始課徵碳費後,將導致產業外移,並有勞工失業疑慮,將對國內經濟發展造成衝擊,政府應提早採取因應措施,推動公共建設和基礎建設,並指定使用國內鋼材,擴大綠色鋼材採購。

他認為,這不僅能提升國內基礎設施品質,帶頭促進國內鋼鐵及公共工程產業推動淨零碳排,也減少對傾銷高碳排進口鋼材的依賴,還能創造大量就業與商機,順勢帶動經濟成長。(編輯:楊凱翔)1140122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