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台電買下國內多數綠電 RE100會員採購量僅5%

RE100台灣2024報告19日出爐,點出RE100會員在台灣採購綠電,正面臨再生能源供應不足、成本競爭力不足兩大問題。中央社記者曾智怡攝 113年12月19日

RE100台灣2024報告19日出爐,點出RE100會員在台灣採購綠電,正面臨再生能源供應不足、成本競爭力不足兩大問題。中央社記者曾智怡攝 113年12月19日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9日電)RE100台灣2024報告今天出爐,點出目前台電買下國內多數再生能源,RE100會員在台灣採購量僅占全國的5%,正面臨再生能源供應不足、成本競爭力不足兩大問題。

「RE100台灣2024報告發表記者會」今天舉行,邀請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國立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共同開幕,並由RE100台灣合作夥伴中華經濟研究院發表報告,揭示RE100在台灣的倡議成果及市場觀察。

報告指出,目前已有超過120家外商及本土企業在台成為會員,以製造業用電占比最高、近93%,平均達成RE100的目標年為2036年,但目前台電購買大部分的再生電力(因躉購費率較高),RE100會員在台灣採購的再生電力僅占全國總量的5%。

根據報告內容,會員企業反映在台灣採購再生電力時,主要面臨兩大問題。

首先,再生能源供應不足,雖然需求快速增長,但現有基礎設施與供應能力未能完全滿足企業需求。第二,成本競爭力不足,台灣再生電力價格相較於其他地區及化石燃料電力價格仍具劣勢,成為採購時的重要考量因素。

報告特別聚焦於取消國產化規定的重要性,有助於降低再生電力成本,但RE100呼籲,未來台灣仍須在遵守國際貿易規範的前提下,持續促進在地產業的發展,建議可參考英國及歐盟的成功案例。

此外,報告深入分析市場中新創的採購模式,包括綠電憑證(T-REC)、長期購電協議(PPA)及電力零售選擇,並根據「3A原則」(可負擔性、易取得性及外加性)評估對企業的價值與挑戰。

台灣再生能源發展進程方面,李君禮指出,截至今天,已有374支離岸風機佇立台灣海峽,裝置容量3GW多,全球排名第7大,預計明年將超越比利時、成為第6名;但他不諱言,台灣要達成2050淨零碳排,不可能光靠風力、太陽能,需開發多元綠能,包含地熱、小水力、海洋能等。

同時,政府也已主導成立泛官股售電公司,並鼓勵公股銀行參與風電融資案,確保不同規模企業購得綠電。(編輯:楊凱翔)1131219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