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生物「糞粒」助攻藍碳 中山大學研究登上國際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聚焦海洋性藍碳研究逾15年,證實海洋浮游動物代謝的「糞粒」是主要的顆粒有機碳,研究也登上國際期刊。(國立中山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蔡孟妤傳真  113年9月23日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聚焦海洋性藍碳研究逾15年,證實海洋浮游動物代謝的「糞粒」是主要的顆粒有機碳,研究也登上國際期刊。(國立中山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蔡孟妤傳真 113年9月23日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23日電)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聚焦海洋性藍碳研究逾15年,證實海洋浮游動物代謝的「糞粒」是主要的顆粒有機碳。研究登上國際期刊,也藉此呼籲政府著眼海洋性藍碳。

國立中山大學今天新聞稿指出,許多國家提出解決全球氣候暖化困境根本方法之一,就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期望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洪慶章與海軍軍官學校副教授施詠嚴攜手組成跨校、跨國的研究團隊,首次對台灣「自然碳匯量」進行全面性盤查。

洪慶章表示,相較於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藍碳才是占地球面積最大的固碳高手,且多數人以為濱海藍碳如紅樹林、海草床與鹽灘地是藍碳吸碳的主角,但研究發現,真正幕後吸碳高手,是肉眼看不到的大量海洋浮游生物,也概括所有海洋生物的死亡顆粒及「糞粒」。

洪慶章指出,光線可穿透海平面下約150公尺,這些海洋浮游植物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無機碳),通過食物鏈遭浮游動物捕食,進而代謝成糞粒,間接將微藻轉換為顆粒有機碳,沉降至深海或海底沉積物中,可儲存達數10年至數百年,是藍碳重要的「生物幫浦」。

洪慶章也揭露台灣自然碳匯現況,森林碳匯、海洋沉積物碳匯及海洋藍碳的二氧化碳年移除量分別為2150萬噸、4210萬噸及9680萬噸。其中,海洋碳匯每年移除約占台灣二氧化碳年排放量2億8000萬噸中約34.5%,對台灣實現碳中和目標具有關鍵作用。

對照台灣距離達成淨零排放,仍有約1億6000萬噸二氧化碳的缺口。洪慶章強調,應加強對台灣陸地與海洋碳匯的實海域測量,需要更多的研究船來協助,同時加速採取去碳化能源策略,如減少使用石化燃料,及推廣電動車、再生能源等。

洪慶章也建議未來政策應納入更多創新技術,如生物能源與碳捕獲和存儲、造林、森林復育、生物炭、大型海藻養殖及海洋鹼度添加等。該篇跨國研究也登上國際期刊「海洋污染公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編輯:李淑華)1130923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