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動燃煤升級 煤電碳排盼減至氣電程度

(圖取自pixabay圖庫)

(圖取自pixabay圖庫)

(中央社北京20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計劃引導火力發電廠透過燃煤時攙入綠氨或生質燃料,以及應用碳捕集與利用封存(CCUS)等技術削減燃煤發電碳排,讓燃煤發電2027年時的碳排降至燃氣發電程度。

路透社報導,中國是世界最大能源消費國,儘管政府努力拓展再生能源供應,但碳密集型的燃煤發電仍是中國的主要發電來源。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聯合頒發「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7年)」,列出3種改造措施,包括燃煤攙燒生質資源、攙燒綠氨,以及應用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

廣泛用於肥料和化工生產的氨,一般是用天然氣生產,每產製1噸氨會排放2噸二氧化碳,因此稱灰氨;綠氨則是用再生能源把水電解以取得綠氫,然後利用催化劑和高溫、高壓把氫與大氣中的氮結合成氨。綠氨製程中不產生二氧化碳,可用於取代灰氨並開發更多用途。

中國在這份煤電低碳化行動方案設定的目標,是讓煤電碳排降至燃氣發電程度。其中到2025年,首批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項目全部開工,煤電碳排需較2023年降低約20%。

以此為基礎到2027年,煤電機組碳排需較2023年降低約50%、接近天然氣發電機組程度。

路透社指出,雖然北京鼓勵地方當局支持和補貼低碳計畫,但鑒於成本昂貴,分析圈對新措施的可行性仍持保留。

獨立研究機構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分析師沈昕一(Shen Xinyi)說:「如無補貼,中國的生質能發電在財務上不具可行性,主要是因燃料供應不足。我不確定燃煤電廠攙燒綠氨是否明智(考量成本),特別是再生能源供電仍有增長潛力的當前。」(譯者:陳亦偉)1130720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