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響應世界地球日 推動減塑、甘蔗有機餐具

埃及人口破億,開羅市中心每天車水馬龍,但也為環境衛生帶來負擔。圖為開羅市中心最熱鬧市集,來往人口密度最高的Attaba區。中央社記者施婉清開羅攝  113年4月22日

埃及人口破億,開羅市中心每天車水馬龍,但也為環境衛生帶來負擔。圖為開羅市中心最熱鬧市集,來往人口密度最高的Attaba區。中央社記者施婉清開羅攝 113年4月22日

(中央社記者施婉清開羅22日專電)為響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埃及近年將「環境保護」議題納入國家重大發展路線,包括制定「國家環境日」及推動綠色投資,並透過推廣減塑和甘蔗有機餐具,盼能達成淨零目標。

1970年4月22日,第一屆地球日(Earth Day)運動誕生,自此4月22日成為世界地球日,也被認為是環保運動的代表性節日。2024年主題是「地球與塑膠」,透過呼籲減用一次性塑膠製品、推動聯合國塑膠污染公約,並停止快時尚,要求2040年將所有塑膠製品減量60%。

根據「非洲新聞台」(African News)報導,埃及每年製造300萬公噸塑膠垃圾。2010年初,埃及仍算是中東和北非地區最大的海洋塑膠廢棄物污染製造國,當時流入地中海的塑膠垃圾年總量,估計有43%由埃及流入。

過去幾年內,埃及似乎意識到塑膠污染對環保和民眾健康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因此上自總統,下至各地方政府,埃及便逐漸將「環境保護」概念融入日常生活中。

在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的「2030埃及願景」(Egypt Vision 2030)中,永續發展被視為政策制定首要條件,他更提出了「7年種植1億棵樹」倡議。

埃及規劃部於2022年成立水、糧食和能源關係平台(Nexus of Water, Food and Energy,NWFE),結合國際金融機構氣候融資及私企綠色投資,加快國家氣候議題的綠色轉型計畫。

總理馬德布利(Mustafa Madbouly)今年初宣布,將每年1月27日定為埃及的「國家環境日」,以提高埃及人民對環境和自然資源意識。埃及環境部提出「與埃及共奔綠色大道」(Egypt on the Path to Green)口號。

環境部長佛耶德(Yasmine Fouad)當時向埃及「金字塔報」(Al Ahram)表示,地方發展部今年特別著重市區固體廢棄物和塑膠處理2大議題,並與規劃部協作投入70億埃鎊(約新台幣47億元)資金,規劃建造垃圾轉運站、衛生掩埋場和垃圾回收處理場等基礎設施,以建立完整廢棄物管理系統。

佛耶德也在4月21日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西亞地區主任阿爾沙爾(Hani Al-Shaer)會談,專就區域自然保護和生物多樣性領域,討論埃及參與合作方式。

佛耶德表示,埃及在近10年中逐步將大片地理環境劃分為「自然保護區」,是中東北非地區自然保護區最大貢獻國,並以維持生物多樣性和擴大生態保護為發展目標,致力推動綠色生態旅遊。

為埃及南西奈半島海濱旅遊勝地達哈布(Dahab)提出永續發展旅遊目的地倡議「生態達哈布」運動的創始人瓦哈布(Nadine Wahab)曾說,海龜、鳥類和海豚等動物可能因誤食塑膠碎片,或被塑膠袋纏繞而死。2022年世界銀行報告指出紅海有1/6魚類都攝食過小塑膠片。

目前埃及有3個知名草根環保組織,包括Greenish、VeryNile和Banlastic,持續推動減塑舉措和倡議,與民間組織結合社會企業遊說政府重視環保及制定法令。

2017年,埃及教育部與聯合國環境署合作發起「減用一次性塑膠袋」國家倡議。經各界人士奔走,成功地讓紅海省和南西奈省於2019年提出一次性塑膠袋禁令構想。

南部紅海度假勝地夏姆錫克(Sharm El-Sheikh)和北部海濱城市亞力山卓(Alexandria)已經在2023年底推動禁塑令,禁止在海灘上使用一次性塑膠袋。

瓦哈布說,塑膠污染除會對埃及做為歷史和生態旅遊目的地的地位產生巨大影響,堆積在尼羅河流域下游的微塑膠也嚴重危害埃及三角洲的土壤品質和農產品產量。

瓦哈布認為,埃及擁有豐富自然資源,包括玻璃、棉花、甘蔗和稻殼廢棄物,也在全球運輸路線上處於絕佳戰略位置,有機會成為塑膠替代品出口國。埃及現已成功每年收集超過200萬噸稻殼和300萬甘蔗渣回收再利用。埃及工程師嘉布瑞爾(Irene Samy Fahim Gabriel)還因打造「甘蔗有機回收資源餐具」贏得國際獎項。(編輯:張芷瑄)1130422

埃及居民對於環境整潔和衛生觀念仍有待加強,街道和空地滿是垃圾。中央社記者施婉清開羅攝  113年4月22日
埃及居民對於環境整潔和衛生觀念仍有待加強,街道和空地滿是垃圾。中央社記者施婉清開羅攝 113年4月22日
埃及政府近年積極管理固體廢棄物,目前走在開羅街道,仍四處可見被任意拋棄的固體廢棄物,尤其是塑膠包裝袋。中央社記者施婉清開羅攝  113年4月22日
埃及政府近年積極管理固體廢棄物,目前走在開羅街道,仍四處可見被任意拋棄的固體廢棄物,尤其是塑膠包裝袋。中央社記者施婉清開羅攝 113年4月22日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