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11日電)工研院今天在台南晶英酒店舉辦「預見大南方 展望新經濟-南台灣產業策略論壇」,並在會中發表南台灣產業創新策略,預測海洋經濟在未來幾年將呈倍數成長,建議產業提前布局。
論壇邀請多名產官研專家與會,針對南台灣產業樣態多元、擁多產業園區及天然資源豐厚等優勢,展望未來產業新商機,共同探索南台灣產業聚落轉型議題,工研院也在會中發表「2024南台灣產業創新策略」。
工研院副總暨材化所所長兼南部產業創新策略辦公室主任李宗銘表示,南台灣經濟發展有三大得天獨厚條件,一是向來支撐台灣經濟命脈的傳統產業,二是擁有豐沛漁產、風場、天然資源與重要經貿港口的海洋產業,三是持續建設與發展的新興科學園區與工業區,此次論壇特別聚焦電動車與海洋經濟布局。
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指出,電動車趨勢浪潮帶動國際車廠積極轉型,加上各國政府推出各項電動車補助,全球電動車銷量市場可期,另一方面,海洋能被歐美視為下世代重要的能源基載之一,積極發展海洋能源所需關鍵技術與產業鏈。
林昭憲指出,台灣是海島國家,海洋科技發展可為產業帶來新契機,政府也已於5月26日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積極推動海洋產業永續發展,建議以「以空輔海、以海養綠、以綠引金、以金創新」的創新循環策略,搶先布局涵蓋永續漁業、永續觀光、無人機與水域無人載具、藍碳新產業等多面向海洋產業。
工研院提供資料指出,工研院已擘畫「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於永續環境應用領域,加速電動車、綠能、海洋產業前進動能,南台灣有絕佳產業多樣性、文化多樣性與生態多樣性,工研院也提出短中長期策略行動,邀請產業界提前布局,讓南台灣成為台灣經濟成長驅動引擎。(編輯:陳仁華)11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