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總署:化石燃料需求2030年之前達高峰

(中央社紐約25日綜合外電報導)國際能源總署表示,世界對石油、燃煤、天然氣的需求會在2030年之前達到高峰,然後2030年底時化石燃料在世界能源佔比會開始從長年約80%降為73%。

美國財經新聞網CNBC指出,與能源有關的碳排也正朝在2025年底時達高峰邁進。

不過國際能源總署(IEA)2023年「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 2023)報告及聲明也提到,全球持續發電轉型,「諸如風電、太陽能、熱泵等潔淨能源技術提升顯著,電動車也扮演關鍵角色」。

國際能源總署在聲明中指出,到2030年各國路上的電動車數量會是現有的10倍,再生能源在全球的發電佔比將從今日約30%增加到接近50%。

儘管已有諸多轉型,國際能源總署仍強調,若想達成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所設將全球暖化增幅限制在攝氏1.5度的目標,仍需各國更多努力。

聲明中說:「就目前情況而言,化石燃料需求依然過高,無法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目標。」

在這份展望報告中,國際能源總署說按既定政策情境所做的模型評估顯示,僅靠現有努力,「到2100年時有5成機率氣溫增幅會是2.4度」。

國際能源總署今年9月26日發布「淨零排放路徑圖:實現1.5度目標的全球之路」(Net zero roadmap: A global pathway to keep the 1.5°C goal in reach)作為2021年相關報告的最新修正版,裡面也提到各國當前應對氣候變遷的做法,不足以在2050年底時達標淨零碳排。

按國際能源總署規劃,若想在本世紀下半葉達成碳中和(透過減碳作為將碳排量做到正負抵銷),2035年底時先進經濟體必須做到碳排較2022年減少80%、新興和開發中經濟體減少60%,否則就不可能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從而做不到將暖化增幅壓在1.5度內,進而為人類、生態系統和氣候帶來嚴重後果。

國際能源總署估計,若全球在2035年底時只能做到減排1/3,就會拖到2060年代中期才能達標淨零排放,屆時2050年全球暖化的增溫幅度會是1.7度,唯有世人拿出比目前更顯著的減碳成績,2100年才有機會將氣溫增幅壓在1.5度內。(譯者:陳亦偉)1121026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