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巴西貝倫市21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年度氣候峰會主辦國巴西今天呼籲各國團結達成協議,以強化國際性的氣候行動;各國代表於會議表定時間結束後仍在協商最終協議,並在化石燃料議題僵持不下。
路透社報導,巴西在亞馬遜城市貝倫主辦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並把本屆會議定位成國際氣候合作成敗的關鍵時刻。
COP30的主席柯利亞多拉哥(Andre Aranha Correa do Lago)在各國返回談判桌前,於公開全體會議上表示,「這不能成為使我們分裂的議題」。他也呼籲,「我們必須達成協議」。
儘管會議主席疾呼團結,但各國仍在未來使用石油、天然氣、煤炭的相關議題出現分歧,這也凸顯這場年度大會要達成共識之難。
巴西在清晨前公布的協議草案之中,完全沒提到化石燃料,先前版本草案所列的各種相關方案也全數被移除。
多個主要產油與產天然氣的國家曾形容這些方案不可接受,然而,約80國則支持這些方案。
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是全球氣候暖化最大的元凶。
這屆會議如同過往的COP大會,遠遠超過表定結束時間,且談判預料持續至深夜。會議原訂於當地時間今晚6時落幕。
目前,兩大陣營在化石燃料議題陷入僵局。
巴拿馬談判代表蒙特雷(Juan Carlos Monterrey)今天表示,若COP30的協議不提及化石燃料,恐讓這次談判變成「小丑秀」。
3名消息人士透露,由於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22國組成的阿拉伯協商集團,在一場閉門會議表明,他們的能源產業屬於談判中的「禁區」。
沙烏地阿拉伯政府並未立即回應路透社向其政府通訊辦公室提出的置評要求。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負責氣候政策的執委胡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則無法接受草案內容。他透過聲明表示,「我們必須確保從化石燃料轉移到潔淨能源是真實的,且寫進文本」。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今年拒絕派遣正式代表團參與COP30。川普曾稱全球暖化為「騙局」。
近200個參與國家必須達成共識,才能通過正式的協議內容。
一名巴西談判代表告訴路透社,最終版的協議極不可能再納入有關化石燃料的內容,會議主席團希望僅小幅調整現行草案。(編譯:楊惟敬)114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