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談判陷僵局 巴西總統魯拉親自到場加持

(中央社巴西貝倫市19日綜合外電報導)巴西總統魯拉在北部城市貝倫(Belem)的聯合國氣候會議上,再次將逐步擺脫化石燃料的路線圖置於談判核心,然而,各方在諸多議題上仍存在分歧,要達成共識仍有待努力。

法新社報導,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今天飛抵這座亞馬遜雨林門戶城市,親赴談判現場。由於國家元首或領袖在聯合國年度氣候峰會最後階段親自到場的情況非常罕見,因此格外受人矚目。

作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主辦國,巴西18日發布一項協議草案,並督促談判代表挑燈夜戰,希望各國能在今天就最具爭議性的議題達成共識。

魯拉穿梭在各個會議室,與各國談判代表磋商。

他說:「從一開始,我就毫不懷疑我們將舉辦迄今為止最好的締約方會議。」

魯拉再次把焦點放在他本月稍早提出逐步擺脫石油、煤炭與天然氣的「路線圖」,為峰會定下雄心勃勃的基調。

他說:「我們需要向各界表明,我們希望達成目標,但不會強迫任何人,也不會為各國設定最後期限,每個國家都能依照自己的時間與能力決定做些什麼。」

「但我們是認真的,我們必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我們必須開始思考如何在沒有化石燃料的情況下生活。」

巴西非政府組織「氣候觀測站」(Climate Observatory)的阿斯特里尼(Marcio Astrini)告訴記者:「魯拉明確表示,這份路線圖就是他希望在這場會議產出的成果。」

然而,各方要達成共識仍有待努力,逐步汰除化石燃料的構想雖然獲得超過80國支持,但遭產油國反對;此外,各國在貿易措施與氣候融資等其他議題上也存在明顯分歧。

新文本預計今天發布,而為期近兩週的氣候談判預計將於21日落幕,但過去的峰會經常超過既定時程。(編譯:劉文瑜)1141120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