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17日專電)COP30預定今年11月在巴西帕拉州首府貝倫市舉行,原本是巴西展示亞馬遜氣候友好承諾的國際舞台,卻因住宿費用高昂、財政補助不足與基礎設施挑戰,成為一場外交與後勤的考驗。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預訂11月在巴西貝倫市(Belém)舉辦,但當地因房源短缺,住宿價格高得驚人,巴西當地媒體報導,部分飯店甚至出現1200美元至4萬7000美元(約新台幣141萬元)的天價,這對許多發展中國家代表團造成巨大壓力,尤其是太平洋島國與非洲國家。
巴西媒體指出,目前約2/3的參與國尚未完成住宿安排,儘管巴西政府表示已準備5萬3000個房間,足以容納預期的5萬名與會者。
在巴西政府與多國代表壓力下,聯合國將每日補助金從144美元提高至197美元,適用於144個發展中國家代表團。然而,此金額仍遠低於貝倫市實際住宿成本。
巴西政府拒絕補貼他國住宿費,強調已承擔主辦成本,無法再負擔其他國家的開支,尤其是比巴西更富裕的國家。
為因應住宿危機,巴西政府提出多項應急措施,包括:使用郵輪作為臨時住宿設施;將部分學校改建為代表團宿舍;以及提供部分每晚100美元起的低價房間給最不發達國家與小島嶼國家。然而,這些方案仍面臨執行困難與品質疑慮。
聯合國建議各機構縮減代表團規模,並擴大虛擬參與選項,以減輕貝倫市的接待壓力。目前已有79個國家確認住宿,另有70國仍在協商中。
COP30特別秘書柯瑞亞(Valter Correia)表示,住宿問題是「誤解」,政府已預留低價房間供各國使用。紐約時報指出,這場峰會凸顯巴西試圖成為發展中國家氣候代言人,卻面臨自身政策矛盾,一方面宣稱保護亞馬遜,另一方面批准亞馬遜河口的新石油開採項目。
COP30不僅是後勤挑戰,更是全球氣候危機的縮影。科學界指出,極端氣候事件已成「新常態」,但部分專家警告此詞可能誤導大眾,以為氣候已穩定,實際上變遷仍在加速,應稱為「新異常」。
COP30的籌備困境突顯全球氣候治理的複雜性:不僅需要政治意願與財政資源,更需要公平、包容與務實的制度設計。巴西是否能在亞馬遜的心臟地帶成功舉辦這場關鍵峰會,將成為全球氣候行動的風向指標。(編輯:陳慧萍)11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