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綠色融資逾154億 推動東南亞及南亞能源轉型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9日專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近日完成綠色投資夥伴基金首輪總值達5億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4億元)的融資,將支持包括可再生能源和儲能、電動車基礎設施、永續交通、水資源、廢料管理以及其他對東南亞和南亞能源轉型重要領域。

新加坡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聯合早報等媒體報導,這筆融資來自全球和區域市場內的私人、公共及慈善機構,將透過一系列計畫投入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綠色及永續基礎設施發展。

綠色投資夥伴(Green Investments Partnership)是新加坡「亞洲轉型融資夥伴關係」(FAST-P)計畫下的基金,支持的投資包括可再生能源和儲能、電動車基礎設施、永續交通、水資源、廢料管理以及其他對東南亞和南亞能源轉型重要領域。

金管局永續發展主管柯麗明指出,基金完成第一輪融資是「亞洲轉型融資夥伴關係」重要的里程碑。基金管理機構匯集了多元合作夥伴,參與資本結構中不同的商業和優惠貸款,以降低風險、並為區域內較難融資的綠色基礎設施計畫提供資金支持。

報導指出,除了金管局,淡馬錫、滙豐、澳洲出口金融公司(Export Finance Australia)、荷蘭發展銀行(FMO)、英國國際投資(British Investment International)、菲律賓群島銀行(Bank of the Philippine Islands)以及慈善投資機構都是基金成員。

新加坡國立大學能源研究所(NUS Energy Studies Institute)研究助理高熙(Gao Xi,音譯)指出,這5億1000萬美元資金可投入幾個領域,例如印尼與泰國需要更多對電動運輸及充電系統的投資,菲律賓與印尼則需為燃煤電廠進行改造,以減少造成地球暖化的排放。印度與斯里蘭卡有豐富但未開發的再生能源,但迫切需要現代化電網。

報導指出,2024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提出,至2035年每年氣候融資目標為1.3兆美元,以協助開發中國家減少碳排,並防範氣候影響。(編輯:陳慧萍)1140909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