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總統推動亞馬遜河口石油探勘案 環保團體批評

(中央社巴西聖保羅9日綜合外電報導)巴西正籌備於今年11月舉辦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之際,總統魯拉本週加大力度施壓,推動位於亞馬遜河(Amazon River)河口的大型石油專案,此舉引發環保人士批評。

法新社報導,現年79歲的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希望讓巴西成為對抗全球暖化的領導者,但也同時強硬捍衛石油探勘,因為石油是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巴西經濟成長的關鍵。

魯拉5日表示,「我們需要石油」,因為它不會這麼快被淘汰。他認為應該利用被稱為「黑金」的石油所帶來收益「資助能源轉型,因為這將是一筆龐大開支」。

在魯拉發表上述言論時,獨立公共機構巴西環境與再生自然資源所(IBAMA)正在考慮是否要核發許可,允許國營的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在名為赤道邊緣(Equatorial Margin)的離岸區域探勘石油。

這片海域位於巴西北部,總面積超過35萬平方公里,距亞馬遜河口500公里左右。

巴西石油公司預估,該盆地蘊藏100億桶石油。根據巴西政府資料,巴西2023年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59億桶。

然而,這項計畫受到強烈批評,因為石油等化石燃料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來源,而溫室氣體是導致全球暖化的主因。

這項專案也引發政府內部的緊張。負責監督IBAMA的環境部長席瓦(Marina Silva)6日表示,她不打算對IBAMA的批准流程「施加任何影響」。

與此同時,堅定捍衛這項專案的礦業與能源部長席維拉(Alexandre Silveira)敦促IBAMA做出合理決定、盡快批准這項探勘計畫。

魯拉第3個總統任期的前2年在環保方面取得了多項成就,包括大幅減少毀林以及上修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但專家指出,距離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首次在亞馬遜城市貝倫(Belem)舉行僅剩幾個月,魯拉的環保雄心將因為這項日漸逼近的石油計畫蒙上陰影。

來自巴西非政府組織氣候觀測站(Climate Observatory)的艾拉烏喬(Suely Araujo)表示:「你不可能又當氣候領袖,又以增產化石燃料為目標。」

曾執掌IBAMA的艾拉烏喬表示,以石油收入資助能源轉型的論點,「就像是在說,我們要發動戰爭來換取和平」。

氣候非政府組織350.org拉丁美洲主任祖格曼(Ilan Zugman)表示:「開放亞馬遜地區進行石油探勘,與(政府)聲稱要保護亞馬遜、協助調節氣候的論述背道而馳。」

根據官方資料,巴西近半的能源消耗來自再生能源,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以上,但巴西同時是拉丁美洲最大石油生產國,也是全球第8大石油生產國,去年每天平均生產340萬桶石油。(譯者:王嘉語/核稿:楊昭彥)1140210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