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限消費行為所生碳排 瑞士公投否決

(中央社日內瓦9日綜合外電報導)瑞士選民出於擔心經濟發展受阻,今天在公投時否決設定嚴格排放限制,形同否定強化氣候保護的呼聲。

瑞士公廣新聞網「瑞士資訊」(SWI)引述政府今天公布的數字指出,由瑞士綠黨內的青壯派發起所謂「環境責任倡議」(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Initiative)政策,在公投僅獲約30%支持。

這份倡議要求,今後10年內將消費行為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銳減至2018年程度的10%。綠黨青壯派主張,為確保瑞士消費程度能符合地球可承受的供給範圍內,這種力度的措施實屬必要。

然而公投前相關民調早預示結果將鎩羽而歸,因為大多數人認為這種措施帶來的經濟成本太大。相關民調顯示,公民擔憂這得犧牲就業和繁榮,也擔心瑞士企業會因而陷入競爭劣勢。

瑞士已制定計畫要到2050年底前實現淨零排放。

然而最終公投否定的程度更甚投票前的民調。因為投票結果顯示,高達69.8%的選民否決「環境責任倡議」,瑞士全國26個州沒有一個州贊成票過半。不過這次公投的投票率僅約38%,遠低於平均的45%。

法新社報導,公投理由摘要指稱,水、土壤和空氣等自然資源在瑞士及國外都被過度使用,已達「無法恢復」程度,環境責任倡議「要求經濟活動消耗的資源和排放污染物,不得超過保護自然資源所允許的範圍」,並設定達標期限為10年。

但摘要文本沒提任何諸如法規、禁令或激勵措施等邁向轉型的細節,只說「由於時間緊迫,得採取激進手段」。

這份倡議獲得一些極左政黨支持,一旦倡議能在公投通過,就可將「自然資源的使用不得超出地球負荷」明文載入憲法;然而包括政府、商界、右翼及中間偏右政黨均表態反對,認為會危害經濟成長。(譯者:陳亦偉)1140210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