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計劃挹注逾千億助產業脫碳 涵蓋碳封存專案

(中央社柏林23日綜合外電報導)德國政府今天宣布提供約33億歐元(約新台幣1177億元)資金,用於資助使產業更加氣候友善的專案,其中包括在海底儲存二氧化碳的碳捕集與封存專案。

美聯社報導,德國是歐洲最大經濟體,也是許多能源密集產業的所在地,其目標是在2045年底前削減碳排至「淨零」。這項新計畫主要是針對中型企業。

德國經濟部打算下月頒布這項計畫,其中涵蓋支持產業轉向以更加氣候友善方式生產的專案。企業將會有3個月時間提交申請,以獲得可能的支持。這項計畫預計將持續至2030年,每年進行招標。

德國政府2月宣布,計劃啟動備受討論的碳捕集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技術,並坦承因應氣候變遷的時間已所剩不多。

反對者主張,碳捕集與封存技術尚未經大規模驗證,而且在能源產業脫碳方面的效果,不如太陽能和風能等替代方案。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是主張環保的綠黨(Green Party)成員,他說投入碳封存計畫的資金,將僅限於「難以避免」的碳排放情況,而水泥、玻璃和陶瓷產業的投資,可能有資格獲得支持。

德國政府先前已頒布「碳差價合約」(Carbon Contracts for Difference)機制,目的在幫助產業轉向更加氣候友善的生產方法。(譯者:王嘉語/核稿:曹宇帆)1130824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