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碳移除僅供輔助 根本之道仍在減排

(中央社倫敦18日綜合外電報導)在各國宣示淨零排放下,碳移除成為顯學。但牛津大學的學者主張,即便各種從環境中移除溫室氣體的新技術不可或缺,若要遏止全球暖化,削減碳排仍是最根本之道。

全球近200國於2015年達成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同意致力降低暖化,讓本世紀結束前的氣溫增幅相較工業化前不超過攝氏2度,力求壓在1.5度以內,即所謂2度或1.5度「氣候目標」。各國並相繼訂定在21世紀中葉前達成淨零排放的期程。

二氧化碳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去除,包括透過恢復森林或泥炭地等基於自然的方法,還有透過直接空氣捕集(DAC)、生物炭(biochar)以及碳捕集與儲存(CCS)等人為新技術。

然而牛津大學學者考蒂科特(Ben Caldecott)、強斯東(Injy Johnstone)在一份論文中主張,雖然實現淨零排放的路途上,碳移除相關行業與技術不可或缺,但歸根結底只能算「有限度工具」,不能本末倒置。

兩人在論文中估計,假設每移除一噸碳排的最低價格為100美元,且只考慮技術和經濟上可行(不談政策方面的變因),2025至2100年之間若想將暖化壓到平均增溫攝氏1.5度,可能還是會有高達490億噸二氧化碳是無解難題。

大自然沒有無限的碳儲存能力,所有天然碳匯最終都可能將一些儲存的二氧化碳釋放回大氣。新型除碳科技發生這種逆轉的風險固然較低,但因技術複雜而成本嚇人,何況研發與設置必要基礎設施很耗時,而壓低碳排遏止暖化已刻不容緩。

根據今年6月一份由牛津大學另一團隊所做的全球碳移除報告(The State of Carbon Dioxide Removal-2nd Edition)顯示,目前全球從大氣中移除的二氧化碳僅約20億噸,且決大部分來自植林等傳統方法。

新型態的碳移除方法(生物炭、DAC、CCS)等僅佔總移除量不到0.1%,約130萬噸。2022年全球光來自化石燃料與工業的碳排即達371億噸。

線上統計資料網站Statista顯示,當前新式除碳技術,成本幾無低於每噸100美元以下。例如直接從空氣捕集(DAC)技術,到2023年漲至每噸715美元,最貴的海洋鹼性增強(OAE,一種將海洋表面沉積鹼性礦物質以移除二氧化碳的技術)高達每噸1608美元。(譯者:陳亦偉)1130819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