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首當其衝 小島嶼國家抨擊富國承諾空洞

從加勒比海到非洲再到太平洋的許多小島嶼開發中國家,正深陷氣候變遷帶來的海平面上升困境。(圖取自pixabay圖庫)

從加勒比海到非洲再到太平洋的許多小島嶼開發中國家,正深陷氣候變遷帶來的海平面上升困境。(圖取自pixabay圖庫)

(中央社安地卡及巴布達首都聖約翰27日綜合外電報導)小島嶼開發中國家(SIDS)會議今天登場。主席抨擊富裕國家「空洞且不足」的氣候承諾,還稱富國未履行限制碳排損害的義務。

路透社報導,擔任會議主席的加勒比海國家安地卡及巴布達總理布朗(Gaston Browne)表示,「各國僅根據『巴黎協定』做出空洞且嚴重不足的承諾,這樣是不夠的。」

2015年巴黎協定(Paris accord)的目標是讓本世紀結束前的氣溫增幅相較工業化前水準不超過攝氏2度,並力求壓在1.5度以內。

布朗呼籲各國提供更多氣候融資、對石油公司徵收全球碳稅、終結化石燃料補貼,以及加速向再生能源的過渡。他敦促富國履行承諾,每年向較貧窮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以協助降低碳排並減少極端天氣的危害。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也說,小島嶼開發中國家「完全有權」要求提供更好的融資選擇,以及要求各國向「損失與損害基金」(Loss and Damage Fund)提供更多捐款。

他指出,「想到整個島國可能淪為化石燃料產業牟取暴利或主要經濟體競爭的『附帶損害』,就令人非常厭惡。」

在島國長期呼籲後,去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28次會議(COP28)宣布設置「損失與損害」基金,以協助貧窮國家從氣候災難中恢復,但截至目前,來自富裕國家的資金可謂微不足道。

對此,布朗批評,「氣候變遷的主要始作俑者並未履行他們的義務。」(譯者:施施/核稿:楊昭彥)1130528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