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淨零碳管理課程 吸引企業逾百人

國立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台灣碳權交易所、台灣證券交易所共同舉辦淨零碳管理系列課程,聚焦企業擬定淨零目標所需的科學減碳工具和內部碳定價策略。(中山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3年4月30日

國立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台灣碳權交易所、台灣證券交易所共同舉辦淨零碳管理系列課程,聚焦企業擬定淨零目標所需的科學減碳工具和內部碳定價策略。(中山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3年4月30日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30日電)國立中山大學碳權中心、台灣碳權交易所、台灣證券交易所共同舉辦淨零碳管理系列課程,聚焦企業擬定淨零目標所需的科學減碳工具和內部碳定價策略,吸引逾百人。

中山大學發布新聞稿指出,業界講師王聖源以「接軌國際淨零:企業科學減碳目標及策略擬定」為題,強調企業擬定減碳目標,應有所本。他近年觀察到,企業減碳需求力道大幅增加,同時在許多國際組織與氣候倡議推動下,對於「科學基礎減碳目標」的設定,漸受企業關注。

王聖源說,「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是國際間聯盟發起的氣候倡議,希冀促進企業運用科學的方法學,擬定企業本身短、中、長期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並通過專家評估及認可,共同控制全球升溫不超過攝氏1.5度,以應對氣候危機。

王聖源更點出,企業於短期減碳上,透過汰換冷媒、節電、更新製程技術等方式,應能有效減排達標,但在進行長期減碳下,確實亟需更多低碳發展,甚至負碳技術開發,同時配合自然碳匯經營,進一步移除大氣中二氧化碳,才有望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

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政策分析師曾毓婕分享國內外企業內部碳定價實施策略;她指出,從國際趨勢顯示,越來越多企業透過實行「內部碳定價」(internal carbon pricing, ICP)機制,將每噸碳排放所產生成本進行定價,並納入組織決策評估中,進一步驅動企業內部主動進行減碳。

曾毓婕指出,推動企業內部碳定價,首要基礎建構在內部減碳共識上,透過數據資料更新與資訊的透明度,輔助判斷決策,使企業能依實際減碳情境,設定讓企業人員有感且有能力執行範圍內的標準;同時又保持制度彈性與易用性。

中山大學表示,中山大學碳權中心與碳交所共同攜手培育減碳淨零人才,未來將持續辦理系統性教育推廣課程,相關資訊可至中山大學碳權中心查詢。(編輯:謝雅竹)1130430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