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碳權查驗量能低 環境部:與交通部評估擴充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9日電)有業者希望透過運輸排放減量取得碳權,但發現市場上查驗機構量能不足。中經院分析師今天指出,市場需求較少,查驗量能相對較小。環境部表示,會再與交通部討論評估擴充量能。

環境部舉辦「碳盤查及自願減量專案輔導」說明會。因應排碳有價的時代來臨,許多業者尋覓碳權(減量額度)。說明會中有業者提問,雖然有意申請交通運輸類的碳權,但發現坊間可以協助查證單位量能不足。

環境部會中以自然碳匯計算為例,農業部會輔導相關機構滿足查驗需求;若其他類別,如運輸類,環境部會再與主管機關合作討論評估。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減量交易組長蘇意筠告訴中央社記者,若從全國總排放量來看,不同部門的排放量占比也不同,因此會先由排放量較大的部門處理,如現已規範出550家排碳大戶就必須依法進行盤查登錄及查驗,而目前也提供足夠的查驗量能。

蘇意筠指出,現在業者所提出如運輸需求的項目,是屬於自願減量的市場,相較法定要求的排碳大戶而言,排放量較小,目前市場查驗需求的確相對較少;後續環境部會評估比照與農業部合作的模式,請交通部協助擴充查驗機構的量能。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分析師林宗昱告訴中央社記者,雖然現在有運輸類的查驗單位,就他所知,目前的確量能不足,沒辦法接案;查驗需要獲得資格、要有一定的專責人員,因此會有成本考量的問題。

林宗昱指出,若市場上只有1、2家業者提出需求,就查驗機構來說,可能訓練人員或取得資格的意願較低,現階段只能呼籲政府主管機關協助擴充量能。

此外,林宗昱說明,現行雖然有運輸類取得減量額度的方法學,但大多是以「固定路線」為範疇,如公車、社區巴士等;事業單位若要申請減量額度,可能需要再參照相關的方法學,再對應自身實際情況而定。(編輯:管中維)1130409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