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雅加達12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環境與能源智庫Ember今天發布的報告,由於測量方法過時且不準,全球最大動力煤出口國印尼在煤炭開採活動中產生的甲烷排放被大幅低報。
法新社報導,總部位於倫敦的Ember根據自身的各項研究估計,印尼的煤礦氣(CMM)汙染較官方數字高出達8倍。
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說法,甲烷造成全球暖化的嚴重性,僅次於二氧化碳。
Ember印尼氣候與能源資深分析師杜迪(Dody Setiawan)在聲明中表示,由於印尼承諾在全球範圍內削減甲烷排放,數據的差異「可能會損及其國際地位」。
印尼能源及礦產資源部尚未回應法新社相關詢問。
群島國家印尼是全球第3大產煤國,僅次於中國和印度,也是全球最大動力煤出口國。根據印尼能源部資料,印尼在2023年產出7億7500萬噸煤創新高,其中出口量超過5億噸。
印尼是「全球甲烷承諾」(Global Methane Pledge, GMP)的簽署國之一,印尼政府曾表示「將在國內採取全面行動,以在2030年底前達成甲烷減排目標」。
印尼在提交聯合國最新一份雙年報告中,稱其陸上採礦活動釋放12萬8000噸甲烷。然而Ember預測,印尼在2024年的採礦活動可能的甲烷釋放量超過100萬噸。
Ember指出,印尼使用過時方法估算排放量,同時未能報告地下採礦活動的煤礦氣排放。地下採礦活動所產生的甲烷排放量可能遠高於陸上採礦活動。
環保人士敦促印尼政府改進煤礦氣管理,確定哪些地區產生最多,並處理甲烷汙染低報問題。
來自全球能源監測組織(Global Energy Monitor, GEM)的朵蘿西.梅(Dorothy Mei)在一份聲明中說:「為全面實現『全球甲烷承諾』目標,印尼必須制定監測排放的計畫,並提高煤礦開採和甲烷數據的可及性。」
印尼煤礦協會(Indonesian Coal Mining Association)執行長亨德拉(Hendra Sinadia)告訴法新社,資料差異可能是因為測量方法缺乏標準,尤其是企業所沒有通報的逸散性排放。(譯者:王嘉語/核稿:陳亦偉)11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