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4日電)綠色供應鏈浪潮襲來,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減碳會影響台廠的國際訂單,這項工作已成為企業重要DNA。經濟部推動「以大帶小」鼓勵中心廠攜手供應鏈共同減碳,累計帶動750家供應鏈業者,預計明年底達成34萬噸減碳量。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今天辦理「2023永續供應鏈轉型與創新應用論壇」,輝達、仁寶、和碩、鴻海等近30家國內外供應鏈夥伴,以及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台灣顯示器暨應用產業協會、台灣電路板協會與台灣半導體協會等4大產業公協會代表與會。
王美花致詞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群聚綿密,產業型態並非像韓國一家獨大,而是有不同產業,以及許多供應鏈廠商,涉及上千家廠商,因此在國際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
談及減碳趨勢,王美花表示,國際大廠早在幾年前就提出減碳目標,有的廠商淨零目標甚至提早至2040年,這也代表供應鏈須同步做好減碳工作,台灣不僅為全世界半導體生產重鎮,也有許多筆電和手機代工業者,減碳壓力可想而知。
為協助供應鏈減碳,王美花表示,思科(Cisco)、戴爾(Dell)、微軟和輝達等國際大廠皆與台灣業者密切合作,經濟部產發署也推動中心廠「以大帶小」,與4大產業公協會共同協助顯示器、面板和半導體等企業減碳,包含購買綠電、廠務改善等措施,但不同產業減碳細節也不同。
政策挹注方面,王美花表示,疫後特別條例有經費補助業者減碳,但企業付出的資源和心力遠比政策協助還要多,這不僅是對地球環境貢獻心力,就現實層面而言,也會影響廠商的國際訂單。
她說,開會時遇到許多大廠業者,不是討論技術進步,而是分享減碳工作如何進行,這代表減碳已成為企業重要任務,「減碳的DNA隨時存在」,期盼「以大帶小」讓更多供應鏈廠商執行減碳,尤其越上游廠商的減碳工作挑戰越高。
減碳成果推動方面,經濟部表示,帶動超過750家供應鏈業者,加速老舊設備汰換成智慧化與低耗能產品,促成國產設備採購超過新台幣11億元,預計於2024年底可達成34萬噸減碳量,相當於879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碳吸附量。(編輯:潘羿菁)1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