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達成碳關稅協議 預計2023年10月起試行

歐盟13日達成協議,將對進口鋼材與水泥等製造污染的商品課徵二氧化碳排放關稅。(路透社)

歐盟13日達成協議,將對進口鋼材與水泥等製造污染的商品課徵二氧化碳排放關稅。(路透社)

(中央社布魯塞爾13日綜合外電報導)歷經徹夜協商後,歐洲聯盟(EU)今天達成政治協議,將對進口鋼材與水泥等製造污染的商品課徵二氧化碳排放關稅。這項全球首創的計畫旨在支持實現減碳的歐洲工業。

綜合路透社與法新社報導,來自歐盟各國與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的協商代表在布魯塞爾清晨5時左右,就制定碳排稅的法律達成協議,對象包含鐵、鋼、水泥、肥料、鋁、電力等進口商品。協議名稱為「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

將上述商品進口至歐盟的公司將被要求購買證照,以支付商品生產過程排放的二氧化碳。

歐盟本地工業原本就已被要求,若製造汙染,就必須從歐盟碳交易市場購買許可證。歐盟最新計畫目的則是針對海外企業施加與本地工業相同的碳排成本。

歐洲議會主要協商代表查希姆(Mohammed Chahim)表示,這項關稅對於歐盟對抗氣候變遷至關重要,「為鼓勵貿易夥伴讓本身製造業實現脫碳(decarbonise),這是我們僅有的機制之一」。

新關稅旨在防止環保規範較弱的國家製造廉價商品,使歐洲工業受害。

新關稅也將適用於進口氫氣。歐盟本來的提案並不包括氫氣,但歐盟議員在協商時力主加入。

依據歐盟成員國今天達成的初步協議,協議將自2023年10月開始試行,期間進口公司必須回報碳排相關義務。計畫將分階段實施,實際時間表還得視本週稍晚的進一步談判而定,屆時討論主題為「歐盟碳交易市場的其餘改革」。

目前歐盟將核發免費排碳許可證給境內工業,以免它們不敵外國競爭,但歐盟計劃逐步淘汰這類免費許可證,同時逐步引進碳關稅,以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具體引進時程將在碳交易市場談判中決定。

歐盟當局曾表示,境外國家若與具備與歐盟同等的氣候變遷政策,即可享有豁免,並暗示美國依此基礎可以躲過排碳稅。

不過歐盟這項計畫仍面臨中國等國家的批評,而且歐盟與美國的貿易關係正因美國「降低通膨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補貼綠色科技而趨於緊繃。歐盟批評,美方作法可能不利於歐洲企業。

歐盟希望在2030年前讓碳排量比1990年減少55%,以幫助全球避免災難性氣候變遷,新關稅是歐盟政策方案的重要一環。(譯者:楊昭彥/核稿:施施)1111213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挑戰,台灣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責無旁貸。中央社在邁向百年之際,一本專業,建構淨零碳排網站,以國際報導為經、國內報導為緯,提供第一手、即時的淨零趨勢、法令與科技新知,帶領讀者與國際社會同步,邁向低碳未來。

Logo設計理念:結合中央社企業識別(CNA)及兩個無限符號(∞),象徵對環境永續付出、循環不懈的承諾。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